2013年北京马拉松赛_2013年北京马拉松赛事直播
2013年北京马拉松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
1.马拉松的黑色生意
2.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千米
3.王佳丽因为什么被禁赛八年?
4.马拉松世界纪录排名前十
5.跑步两年马拉松进国二,一个中年胖大叔的逆袭
6.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时间合格
马拉松的黑色生意
2014年,仅在中国田协注册可查的路跑赛事数量就达到50场,其中包括26场马拉松,10场半程马拉松、2场超级马拉松以及12场十公里与趣味赛(数据截止至中国田协2014年10月份发布)。从历史最长久的北京马拉松、人数最多的厦门马拉松,再到服务最完善的上海马拉松,以及种种崛起的二线城市比赛,马拉松在中国遍地开花,成了高端、时尚、流行的代名词。甚至有人将马拉松爱好者戏称为“任性的黑恶势力”,这种病毒般的跑步热,正以一种非理性传销态势席卷整个中国社会。陶绍明,前中国国家队长跑教练、如今的中国头号马拉松经纪人——在中国当下的马拉松热潮中,把它做成了一笔成功的黑色生意。依靠旗下“圈养”的80名非洲运动员,他垄断了不少马拉松赛事的前三名,甚至可以操控北京马拉松这样王牌赛事的赛会纪录改写与否,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背后的奖金链……
马拉松这项源自于古希腊,最古的老运动,在其顶端的生态系统中,职业化程度之高,游戏规则之完善,是那些“门外汉”一般的中国普通跑者们绝对无法想象的。神圣的42公里又195米,也不过是一门生意而已……
黑色生意,揭秘马拉松顶端生态链
与美国相比,如今看来热火朝天的中国路跑产业只能算是刚刚起步。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全年路跑赛事总量尚不足百场(涵盖注册和非注册)。但在美国,仅仅是在国际田联和美国田径协会报备的马拉松正式比赛,一年就高达900多场,如果加上那些半程或10公里等其他距离的跑步赛事,一年将近两万场。平均每天都有2场以上的马拉松正式比赛在美国国内同时开跑,还有50多场其他大大小小的业余比赛也在同时进行。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队受邀去美国参加跑步比赛。我们从旧金山开始一路向东直到丹佛,每个周末都有一场10公里正式比赛,机票食宿都由赛会负责,不仅给出场费,比好了还有奖金——这对当时刚刚走出国门参加商业比赛的我们来说很不可思议。”前中国国家队长跑教练、如今的中国头号马拉松经纪人陶绍明说,“那时,国内工资顶多一千来块的样子;但在美国,奖金就是一沓钞票,这种刺激是惊人的。而那时,非洲的跑步高手已经开始学会怎么从中赚钱了。”陶绍明,前中国国家队长跑教练、如今的中国头号马拉松经纪人。
职业高手瞄准拥有高额奖金的顶级马拉松赛事,而次级选手就在每个周末转战美国各地抢夺各种10公里联赛的奖金。一场10公里商业赛,冠军奖金可达上万美甚至数万美元 ,一个万米高手跑上几场就十几万到手。而在当时的美国,这样的10公里联盟并非少数,喂饱职业选手确实有着肥沃的土壤。
事实上,在欧美国家,马拉松及路跑赛事的商业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奥运会和世锦赛,其杠杆正是可观的奖金数目和种类繁多的奖励办法。陶绍明说:“正常情况下,一个高水平运动员一年最合适的全马次数是两到三场,最多不能超过四场,不然很难保证成绩,跑再多也是在后面扫扫马路,没有任何意义。”
经纪人们根据运动员的情况与各大商业马拉松进行谈判。“商业马拉松除了用高额的冠军奖金来吸引顶尖高手,可观的出场费也是刺激手段之一。”陶绍明介绍说,出场费跟完赛成绩挂钩,如果成绩达不到合同标准,会按比例打折。这就需要选手对自己的竞技状态进行调整和规划,经纪人则帮助运动员向赛事组委会争取最低的“达标”成绩,以保证他们能赚取比例更高的出场费。
与中国运动员以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为目标赛事不同,职业马拉松选手会在全年比赛中进行权衡,挑选一到两场性价比最高的赛事作为目标,整年的训练和比赛计划都将围绕这一两场比赛来进行。这些比赛往往奖金丰厚、曝光度极高,完全不亚于奥运会或世锦赛,且问鼎夺取奖金的几率比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两年一届的世锦赛大得多。有些运动员整个职业生涯都无缘奥运会,但完全不耽误他在马拉松的世界里养肥自己甚至全家。
当然,由于商业赛事多如牛毛,一些短距离的路跑比赛可以作为他们的奖金补充来源,此外,还能靠充当“兔子”(领跑者)和各种各样商业赞助合同赢取补贴。
一个优秀的职业跑步运动员,全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0万美金,而最顶尖的运动员年收入甚至可以达到100万美金以上,只不过这样的塔尖选手全世界不超过五六个人。
全世界的马拉松奖金都被非洲黑人领走了,奥运会和世锦赛也基本是他们的舞台。中国长跑远离奥运舞台已有些年头了,面对蓬勃发展的马拉松热潮,有人不免要问:中国马拉松选手何时登上奥运领奖台?
放到职业跑马圈里,以上完全是一个伪命题,在专业人士眼中,黄种人乃至白种人跑职业马拉松,只能是捡非洲黑人运动员剩下的。
“从马拉松项目的特点来看,他们(非洲选手)的身体条件比其他人种要好太多!”在陶绍明看来,非洲黑人的体脂比例、大腿小腿的长度比,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线粒体的数量和性能都比其他人种要优越,“血红蛋白的含量,中国男性为12-15g/L,而非洲黑人都在18左右,其血液的携氧能力高出我们许多。”
十年前,一些白人选手,如著名的妈妈级名将拉德克里夫等还能与黑人选手叫叫板,如今随着非洲“资源”的大量开发,长跑领域几乎已没有其他人种的生存机会。
马拉松名将拉德克里夫。
在马拉松经纪领域里,陶绍明虽是国内先驱,但在世界舞台他仍是个后来者。在国际田联注册的经纪人中,几个精英分子几乎垄断了整个马拉松顶端生态链,意大利医生罗萨就是其中一个。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罗萨来到肯尼亚以“圈养”的方式收纳了一批极具长跑天赋的黑人,到欧洲为其聘请专业教练,加上自己所具备的人体生物知识,罗萨把他们打造成了一群在全世界抢夺马拉松奖金的机器。
“那时我们去肯尼亚看他们训练,对我们的理念是颠覆性的。”陶绍明这样说。这个基于生化医学理论的训练体系,细化到将每一分钟运动员的心率、乳酸指标都能计算出来并进行精确控制。除此之外,他们训练的环境至少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一般生活在平地上的人,到海拔2400米时连走路都会呼吸困难,但他们一堂训练课可以从海拔1800米一直跑到2700米。这一系列训练理念和手段颠覆了当时中国体育人所崇尚的“三从一大”的观念,科学计划、高原训练也从那之后被引进到中国。全世界的马拉松奖金都被黑人领走了,在中国也不例外,有不少黑人运动员常年辗转中国各地参赛,依靠中国近年来井喷的马拉松热潮赚得盆满钵满。
在肯尼亚,跑步成为一条快速脱贫致富的道路。就像中国的打工潮一样,第一批靠跑步致富的选手带上自己的兄弟家人、表里表亲,统统进入到这些由欧洲经纪人打造的训练基地,这些身藏可怕跑步基因的“原材料”,一个接一个被送上马拉松职业选手的流水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商业马拉松赛事输出人才,一条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生产链条由此产生。
“现在,罗萨已经是肯尼亚的大人物,是肯尼亚总统的座上宾。”而类似的经纪人不仅仅只有罗萨一个,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其他非洲国家有着相类似的“生产线”。
在众多的马拉松冠军生产线里,陶绍明在肯尼亚的“TAO”训练营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存在也向国人揭秘了国际经纪人在职业马拉松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年北京马拉松,前三名选手的完赛成绩全部突破由日本人儿玉泰介保持了27年的北马赛会纪录(1986年创造的2小时7分35秒)。”陶绍明说,这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传奇故事,而是一起由组委会和经纪人“密谋”策划的新闻事件。2014年的北京马拉松因为严重的雾霾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同时也是全球国际田联八大锦标赛之一,北京马拉松赛的地位毋庸置疑,但随着中国各地马拉松的崛起,尤以同为金标赛事的厦门马拉松为例,大到大牌选手的邀请,小到赛事组织和服务水平,各方面都形成了竞争。2013年,为了突破尘封了27年的北马纪录,北马组委会有关人员在赛季初即向陶绍明寻求解决办法,作为中国唯一在国家队视野里的教练及经纪人,陶绍明当仁不让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实际上,高水平教练甚至经纪人对自己运动员的成绩是可以做到精确预测的。”陶绍明很清楚,在整个马拉松精英圈里有哪些人具备破纪录的水平,他早早地找到了这些选手的经纪人表明了合作的意向,“我和他们接触,让他们把运动员带来北马,把破北马纪录作为共同的目标去安排各自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谁也不是傻子,破纪录是一项向人体极限的挑战,提高速度必须掌握好体能分配,加速的同时也要冒着体能不支的风险。为此陶绍明做出了牺牲自己运动员的决定,在最后阶段他指挥自己的选手带头拉速度,带领着第一集团和北马纪录线竞速——最终,是当年的北马前三名(沃尔德格贝里尔2小时7分16秒,基普耶戈2小时7分19秒,基普库加特2小时7分20秒)的成绩都突破了之前的赛会纪录,组委会以及所有参与事件的国际经纪人都得到了各自最满意的结果。
然而,尽管陶绍明的运动员最终无缘前三,但牺牲了一小部分利益,却为他赢得了圈内人士的极好评价,也为他在中国马拉松赛事圈内迈出了扎实的一步。这种多赢的模式在全世界的马拉松赛事中极为普遍,在商业化、市场化环境下,合作互利维持着职业马拉松生态系统的平衡,而经纪人则处于这条生物链顶端。
与中国的体育制度不同,大多数跑步运动员不属于协会与教练员管辖,真正管理运动员的是经纪人。经纪人是职业赛事的选手供应商,而运动员也依靠经纪人来安排比赛,经纪人是串联起职业比赛的关键链条,因此在职业体育圈内,没有经纪人的运动员很难生存。两届广州马拉松亚军切里莫就是陶绍明旗下的运动员。
以拿到两届广州马拉松亚军的切里莫(2012年和2013年)为例,他是陶绍明旗下的签约运动员,有一段时间不服从管理,陶绍明将其放回肯尼亚国内,不与其联系、不安排比赛,整整半年时间没有一家赛事公司邀请切里莫出外参赛,他没有一分钱收入,后来不得不低头再度找到陶绍明。
“当时我也很大方,他提出要带着他的表弟入行,他表弟实力其实很差,但我为了对与他继续合作表示欢迎,用自己的资源为他表弟争取到了几场比赛做‘兔子’的资格,他的表弟也因此赚了不少钱。”切里莫也最终服从了陶绍明的训练和管理。
现在,陶绍明旗下有大约80名非洲黑人运动员,这在职业马拉松圈子里只是很小一部分。不少经纪大腕在欧洲都有自己的训练基地,圈养着几百名非洲长跑运动员,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人居多,但肯尼亚势力更强,以单兵作战为主。在经济落后、以农耕为主的肯尼亚,一个长跑运动员可以养活一家人。在刚刚结束的广州马拉松中获得女子组冠军的艾格尼丝·杰鲁图·巴索希奥(2小时31分16秒)便来自肯尼亚,尽管没有跑进规定的达标成绩,无法获得高达4万美金的全额奖,但2万8千美金的冠军奖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中国目前的马拉松正式比赛,冠亚季奖金一般是4万、2万、1万美元,男女同酬。但冠军的4万美元是有成绩要求的,达不到一定的成绩要求(如男子可能要求进入2小时10分以内),是要打折扣的,比如广州马拉松,巴索希奥没达到要求就只有7折了。
巴索希奥明确表示,自己将拿这笔钱回老家买房子买地买牛买粮食种子,多余的则留给家人用以补贴家用——不难看出,在肯尼亚,长跑人才蜂拥而出也是有其特殊背景的。
而埃塞俄比亚则与中国的情况有些相像,有协会管理,有国家队组织,因此在奥运赛场上,有国家力量的埃塞俄比亚队更为强势,也更容易造就格布雷西拉希耶和贝克勒那样的民族英雄。加上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真正的全职选手反而并不多见。
广州马拉松男子组亚军选手丹尼尔·阿贝拉·维达约在埃塞俄比亚国内就是一名IT工程师,他的大哥盖拉亨·阿贝拉是悉尼奥运会男子马拉松的冠军(两小时10分11秒),维达约是在哥哥的带领下才开始的马拉松道路,因此跑步只是他的爱好。
而被誉为中长跑之王的埃塞俄比亚名将贝克勒,也是因为崇拜偶像格布雷西拉希耶才走上长跑之路,如今他已在埃塞俄比亚国内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顶级连锁酒店王国,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马家军以及邢慧娜、孙英杰之后,中国的马拉松已经再难形成集团优势,在奥运会和世锦赛舞台上也完全失去了竞争能力,能在世锦赛上报得上名的顶多只有5个人,实力也仅仅达到前30名水平,发展职业化道路已经到了合适时机。
事实上,中国并不缺少人才,在许多职业经纪人眼中,阻碍中国职业马拉松发展的不是天赋和人种,更多的在于难以打破的全运会制度。
中国女子中长跑队在今年初聘请了69岁的长跑名教头意大利人卡洛瓦,而这个意大利老头不止一次质疑过国内锦标赛为全运会积分的制度,在他看来,这些锦标赛打乱了他为运动员制定的全年训练计划,“该放的比赛非要要求成绩,到了要抓成绩的时候却跑不出来。”这成了制约卡洛瓦教练掌握控制运动员训练的最大障碍。
同时也因为积分任务,很多运动员无力再去参加更多国际比赛,不仅失去了与高水平运动员同场竞技和交流的机会,而运动员个人也无法从国外商业赛事中获得额外的奖金和出场费。仅仅依靠地方队工资、国家队补贴和成绩奖金,对于以长跑为职业的运动员来说是不够的,至少与外国职业选手相比落差巨大,也不可能成为运动员永不衰竭的动力。
如果能够摆脱全运会积分的制约,向职业化道路发展,在商业赛事中摸爬滚打,中国中长跑队伍里也许也能走出个把“李娜”式的运动员,在非洲黑人垄断的马拉松世界里,在职业马拉松顶端的生态系统里争取一席之地。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千米
小题1:A 小题2:D |
小题1:当该女运动员到达全程赛事终点时,她的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从而可以推测比赛全程都是在上午进行,且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是45度。由比赛日期和厦门纬度可知太阳直射在20°33′S。 小题2:当地经度为118°06′E,与北京经度差值为1°54′。2°时间差8分钟,6′时间差24秒。则厦门与北京时间差值为7分钟36秒。当厦门当地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时7分36秒,减去出发的8:05得出:4时02分36秒。 |
王佳丽因为什么被禁赛八年?
马拉松跑全程约42.195公里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
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击败波斯人赢得马拉松战役胜利,希腊士兵菲迪波德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宣布完胜利消息后倒地死去。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为了纪念菲迪波德斯,专门设置了从马拉松跑到雅典的长跑比赛。
1910年11月17日,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马拉松比赛。1957年11月24日,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在南京市举行。
2004年1月1日,国际田联宣布,马拉松开始拥有世界纪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4年1月1日,国际田联宣布马拉松开始拥有世界纪录。
2022年9月25日,在第48届柏林马拉松上,肯尼亚名将埃鲁德·基普乔格以2小时01分09秒完赛,超越了此前由他本人保持的2小时01分39秒的世界纪录。
比赛规则
原本马拉松比赛没有设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但国际田联(IAAF)为了刺激公路比赛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设立马拉松、竞走等公路比赛的世界纪录。
选手的身体情况需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方能参加比赛。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运动员不能随便喝水。
42.195公里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次对体能极限的挑战。在比赛中,运动员虽然也会从路边的小桌子或者是路边站立的人手中接过来一些水。而这饮用水却不是谁都可以随便递的。
在马拉松赛中,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提供水和其他饮料,而在比赛路线上,每隔2.5公里有一个饮料站。水和饮料放在运动员经过时容易拿到的地方,运动员也可自备饮用水,并且可以在他们要求的地方设置饮料站。
饮用水和湿海绵提供站设置在两个饮料站之间。在那里,长跑运动员和竞走运动员经过时可以取到饮用水,还可以从海绵中挤水冲洗头部,起到冷却作用。除此之外,运动员不能从比赛线路上其他地方获得饮料。
可以说,“水”是马拉松比赛中规定最为严格的部分。除此之外,运动员只要在裁判的监督下沿正确的路线比赛即可,如有特殊原因,还可在裁判员的监督下离开赛跑路线,但如果不在监督下离开就会失掉比赛资格。
马拉松世界纪录排名前十
王佳丽二次涉药禁赛8年, 主管教练被终身禁赛。资料图。
1月9日消息,中国田径协会官网9日公布了对2017年全运会专业组女子马拉松冠军王佳丽违反禁用兴奋剂规定的处罚决定。王佳丽因属第二次兴奋剂违规,被处以禁赛8年的处罚,其主管教练被终身禁赛。
王佳丽 ? 资料图
处罚通报称,王佳丽在2017年8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实施的赛外兴奋剂检查中,A瓶样本检测结果呈肽类激素(外源性促红素)阳性。应运动员本人的申请,2017年11月22日反兴奋剂中心组织召开了王佳丽的听证会,对事件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听证会调查结果,王佳丽对阳性检测结果和兴奋剂检查程序无异议,不能合理解释阳性的原因,且不能证实其阳性为非故意违规,因此王佳丽阳性成立。
王佳丽2013年曾被判定为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此次为第二次兴奋剂违规,因此,中国田协给予王佳丽禁赛8年的处罚,禁赛期至2025年8月30日。此外,根据《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相关规定,同时给予王佳丽负担40例兴奋剂检测费用(40000元)的处罚 。
王佳丽的主管教练员吕强因负责训练的运动员第二次发生兴奋剂违规,被终身禁赛,并负担80例兴奋剂检测费用(80000元)。同时给予运动员管理单位河北省田径协会警告和负担40例兴奋剂检测费用(40000元)的处罚,并计河北省体育局兴奋剂阳性一例。
下月即将年满32岁的王佳丽,在2017年4月举行的全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33分36秒的成绩获得冠军。职业生涯中,她曾获得2010年北京马拉松赛冠军,2011年大邱世锦赛上代表中国队获得第八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位居第57名。2013年王佳丽因为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被禁赛两年。
跑步两年马拉松进国二,一个中年胖大叔的逆袭
马拉松世界纪录排名前十是:埃鲁德·基普乔格、肯纳尼萨·贝克勒、丹尼斯·基梅托、伊曼纽尔·基普车车·穆泰、威尔森·克伊普、帕特里克·马卡乌·穆斯约基、阿多拉、史丹利·必沃特、海勒·格布雷西拉西耶、塔米拉特·托拉。1、埃鲁德·基普乔格
埃鲁德·基普乔格,1984年11月5日出生于肯尼亚西部南迪县,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马拉松男子世界纪录创造者。2018年在柏林马拉松上以2小时01分39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
2、肯纳尼萨·贝克勒
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拥有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在5000米和10000米,他是这两个赛事的奥运卫冕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10000米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5000米和10000米金牌。在2019年柏林马拉松以2小时01分41秒的世界第二好成绩夺冠。
3、丹尼斯·基梅托
肯尼亚长跑选手,通常参与公路跑步竞赛。他是25公里公路赛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在2013年芝加哥马拉松赛中,以2小时03分45秒成绩刷新赛道记录,并获得冠军。在2014年第41届柏林马拉松赛中,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夺冠,惊人地将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6秒,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跑进2小时3分大关的男子马拉松选手。
4、伊曼纽尔·基普车车·穆泰
肯尼亚长跑选手,2014年9月28日柏林马拉松取得2小时03分13秒的成绩。2013年在伦敦马拉松比赛因为身体疼痛而减慢速度,以2时6分47秒29获得亚军。
5、威尔森·克伊普
肯尼亚长跑运动员,世界上马拉松最快的人之一,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赢得了伦敦马拉松和柏林马拉松冠军。在2013年,他在柏林马拉松上取得了2时03分23秒的成绩,是当时的世界纪录的成绩。2016年9月25日在柏林马拉松取得2小时03分13秒的成绩。
6、帕特里克·马卡乌·穆斯约基
肯尼亚长跑运动员,前马拉松世界记录保持者。以参加半程马拉松出名,赢得过欧洲一系列重要赛事的奖牌。2011年柏林马拉松赛,在赛程过半时他甩掉经验丰富的对手,冲向了终点,以2:03:38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超越原纪录21秒。
7、阿多拉
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2017年9月24日在在柏林马拉松取得2小时03分46秒成绩,是一名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
8、史丹利·必沃特
肯尼亚长跑运动员,主要参加半马和马拉松竞赛。2009年,在圣保罗马拉赛中,他以2时11分19秒的成绩获得了第一面马拉松金牌,这个成绩也创下南美洲的最佳纪录。在2016年柏林马拉松取得2小时03分51秒的成绩。在2012年的巴黎马拉松中创下2时5分11秒的纪录并夺得金牌,半马的最佳纪录是58分56秒。
9、海勒·格布雷西拉西耶
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曾是马拉松、10公里马拉松、20000米赛跑、半程马拉松和1小时限时跑世界纪录保持者。1993年,他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一举夺得10000米冠军,打破了世界纪录。从此,他成了世界田坛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成了闻名遐迩的“飞人”。2008年9月28日,在柏林马拉松夺冠,取得2小时03分59秒的成绩。
10、塔米拉特·托拉
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在2017年迪拜马拉松以2时4分11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后在2018年迪拜马拉松上以2时4分06秒的成绩获得第三,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时间合格
我今年41岁,从小体弱多病,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是个170多斤的胖子(身高172cm,多年来BMI>28,属肥胖)。2013年夏天我开始通过健走和节食减肥,两年后成功减掉40多斤(2015年5月减至65kg保持至今);2014年夏天我开始走跑结合学习跑步,在两年多时间里,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近马拉松跑进了310(2016年北京马拉松3:08:51,年龄组71名,精英选手标准是年龄组前100;同时达标BQ——波士顿马拉松报名资格,本年龄段BQ为315;并达标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男子国二标准为310)。
下面分享一下跑步的缘起和历程。
(一)跑步第一年:边看书边跑步,设目标定计划,循序渐进
跟很多人一样,跑步的初衷是为了减肥。
中年发福算什么,咱发胖也得趁早,我20岁开始就发胖了,都怪大三献血之后的猛吃恶补,当年体重从60后迅速飚到80后……之后的近20年,我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胖子,最高体重记得是87.5kg左右,腰围最大时2尺9寸多。工作前十年加班和应酬较多,常年烟酒过度睡眠不足,好几年体检都是轻到中度脂肪肝,近几年更是健康被警告,2012年底还因病一度住院并做了个手术,身体状况已经亮起了黄灯。2013年7月起,我再一次下定决心减肥,开始有规律地节食和健步走(每天一万步),体重开始以接近每月1kg的速度缓慢下降。到了2014年6月初,我已经减掉了10kg,体重75kg,觉得可以开始跑步了,就从头用走跑结合的方式重新学习跑步,目的是为了继续减肥和强身健体。实际上,从一开始跑步,我就订了个小目标:将来要跑马拉松。
(2012年初的样子,感觉有点像梁冠华?)
在我虚胖的黄金岁月(20~40岁)里,无数次想减肥,但都失败了。故事几乎总是这样:立志减肥(几乎每年一次)——百般自虐(试过各种方法)——虚弱生病(胃疼或持续感冒)——暂时搁置(相信食补胜于药补) ——反弹放弃。
(胖乎乎的父与子,摄于2014年2月)
触发我跑步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底我当爸爸了,中年得子,任重道远,身体必须得跟得上啊。话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我再不锻炼的话,怎么在亲子运动会上和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其他家长一较高下啊?!大学母校有句口号是“为祖国工作健康五十年”,咱觉悟不高,怎么着也得为儿子再健康工作二十年吧……
2014年7月4日,开始在百度贴吧的跑步吧开了一个打卡贴,叫“39岁开始爱上跑步”。
2014年9月4日,首次全程跑完十公里,用时约1小时。通过走跑结合,循序渐进,用三个月多的时间,才慢慢将单次跑量提高到十公里,不容易啊!
2014年11月22日,首次挑战半马距离,用时1:55:09。跑步将近半年,才挑战半马距离,慢慢来啦!
2015年3月4日,十公里首次跑进45分,用时44:49。随着跑量的积累和体重的日益减轻,半年期间万米成绩提高了15分钟。
2015年3月29日,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郑开),净成绩3:51:43。原本报的是半程,也一直是按半程准备的,因赛前感冒多日不想冲成绩了,临时和一个报了全马但准备不足的跑友换了个全程的号码,因此首马纯属酱油跑,前30km一路吃喝拍照,瞎跑一气。原本计划在跑满一年后再挑战全马的,没想到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提前给跑了。
细看这个证书,可能和绝大多数人的首马不太一样,前30km用时2:51:05,平均配速542,是按400跑的;后12.195km用时1:00:38,平均配速458,是按330跑的。唉,我的首马啊!
2015年5月22日,自测半马首次跑进140,用时1小时38分05秒。
跑步第一年跑量出勤及各成绩统计:
跑量与出勤: 跑步第一年比较勤勉,总跑量2569km,出勤207次,平均每周跑四休三。期间也受过一些肌肉拉伤等小伤,但跑步基本上没有间断过。期间只参加过一次正式比赛,郑开马拉松,还是一次蹭跑。总体上遵守了自己“多跑步、少比赛”的原则。
参赛情况: 跑步第一年只参加了一场正式比赛,即郑开马拉松,严格来说只能算蹭跑,因为没有官方证书和成绩记录。
训练计划: 可能和许多跑友不一样,我从一开始跑步就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正式开始跑步前,通过上网广泛学习研究,最终采用了《爱上跑步的13周》一书的走跑结合训练计划。在突破十公里后,下一个目标距离就是半马,随后是按《马拉松训练宝典》中的初级半马方案和中级半马方案进行训练的,在首次参加郑开马拉松前(原本是按半马准备的),我已经完成了上述两个半马方案的训练(12+12=24周)。
***跑步第一年是最兴奋的,因为几乎每月都能看到进步。跑步满一年,跑步已经习惯成自然,从心肺到筋骨到心理,都打好了基础。
(二)跑步第二年,加跑量上强度,多跑步少参赛,稳扎稳打
跑了一年之后,发现真的已经爱上了跑步,根本停不下来。这时,减肥是目的是为了跑步。
郑开之后,当年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北京马拉松了。按照原定计划,北马才是我的首马,从证书和官方成绩来看,也是如此(我一向不赞成替跑,郑开是一场错误)。因此,从2015年6月初开始正式备战当年北马,目标直指330。这个目标是我当时结合自己跑步一年的情况和各项自测成绩,通过跑吧计算器等工具反复测算出来的,现在看来还比较靠谱。
2015年5月,体重减至65kg,两年来减重约40斤,BMI到了22以内,已经是标准身材了。于是就此打住,从此保持。
在这儿插播一下我的减肥方法,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八个字: 两粥一饭、天天锻炼 。两粥就是早晚主食用杂粮粥代替,一饭就是中午正常吃饭;天天锻炼就是每天平均运动30分钟以上,跑步(一开始快走)为主,力量练习为辅。这主要得益于BBC纪录片《关于减肥你应该知道的十件事》,我的减肥方法就是从这个纪录片中总结提炼的。
2015年7月21日,5km自测,21:01。
2015年8月8日,首次参加十公里比赛,联想乐疯跑,42:43。有了这两个“成绩”,我似乎已经看到330在向我招手了。
2015年8月25日,北马前自测亚索800,达标。其中10组800m最快310,最慢318,平均314,跑完我和小伙伴仰天长啸,兴奋不已。
2015年8月29日,北马前自测30+配速跑,其中31km平均配速449,达标。
2015年9月6日,北马前自测半马,用时1:33:23,达标。
2015年9月20日,北京马拉松,借天时地利人和,净成绩3:21:25。实现了跑步一年跑进330的阶段目标。
2015年11月8日,首次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鸟巢半马,净成绩1:30:45。
2016年1月4日,5km自测,19:43,五公里首次跑进20分。
2016年4月10日,杨凌马拉松给好友当私兔陪跑,3:26:09。
2016年4月17日,北京长跑节半马,净成绩1:28:56,半马首次跑进130。
2016年6月21日,5km自测,19:40,天热提高不大。
跑步第二年跑量出勤及成绩统计:
跑量与出勤: 跑步第二年,除了1月份夜跑时摔了一跤皮外擦伤歇了近两周,全年其他时间基本无伤无痛,跑量因此稳步上升,到达了3989km,出勤235次,平均每周出勤约4.5次。
参赛情况: 这一年比赛渐多,跑了两个全马(北马、杨凌),两个半马(鸟巢、长跑节)和一个十公里(乐疯跑)。并在北马完成了全马330的近期目标,在长跑中完成了半马130的近期目标。
训练计划: 这一年基本按照《丹尼尔斯跑步训练法》中的以五周为小周期的全马训练计划进行跑步的,制定了并完成了两个全马备战计划,第一个是从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为期23周的杨凌马拉松备战计划;第二个是从2016年5月22日至2016年9月17日,为期17周的北京马拉松备战计划。训练的核心是每周三次高强度跑,即一次间歇跑(400/800为主交替进行),一次节奏跑(按稍快于半马比赛的配速跑6~10km,或用10公里比赛配速跑几个2~3km),一次LSD(长距离慢跑,有时末段加速,在赛前逐步用马拉松目标配速跑代替LSD),外加两次左右的轻松跑。
(三)跑步第三年伊始:初见成效,总结反思,重新上路
2016年跑马的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就是全马跑进310。由于4月份陪跑、5月份连续错过两场比赛,6/7/8月天热不适合冲成绩,这一目标只能放在下半年实现了,当然首选参赛目标仍然是北马。这次从5月底6月初开始备战北马,5/6/7/8四个月分别跑了352km/366km/455km/422km,月均接近400,9月份开始减量调整,跑得较少。
8月6日,北马前竞速跑6.13km,平均配速355,其中5km秒级PB,19:34,达标。
8月20日,北马前自测亚索800,平均每个用时258,达标。当天有轻微感冒及腹泻,状态不佳。
8月27日,北马前自测30+马拉松配速跑,其中30km平均配速427,达标。
9月4日,参加欢乐中国跑北京站十公里比赛,41:35,未达标。比赛在奥森举行,坡多天热状态差,成绩不理想。
9月17日,第二次参加北京马拉松,所幸天气和状态都还不错,净成绩3:08:51,实现了跑步两年跑进310的阶段目标。
时间总是在过去之后显得飞快。不知不觉已跑步两年多,从零基础到全马310,跑步能力可以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回顾起来,整个过程平淡无奇。总结起来,整个过程如下:树立目标——》制定计划——》按计划执行——》反复自测与调整——》在比赛中完成目标,另外需要控制体重。
首先,跑步要有目标 ,有目标就有动力。其实跑步很多元化,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有各自的目标,比如有人想一直健康跑到80岁,有人想做“百马王子”,有人想跑进234达标国家一级运动员。我长期目标是健康快乐跑一辈子,短期目标是刷一刷PB,开始就先定了几个小目标:一年330,两年310……
当然,定这个目标也不是一时兴起,我是理工科出身搞过IT项目管理的,比较擅长调研、分析和估算。在跑步初期,我看了不少跑步相关的博客、贴吧及书籍,很多人的跑步战绩深深地激励了我,比如荒城,他的新浪博客是我跑马的启蒙教材;比如“马拉松发烧友”,他在的比赛记录成了我的比赛教程,还有很多很多人,当然,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业余跑友。对于我制定310这个目标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通州长跑训练营营长周震的《2年!跑进马拉松国家专业二级310不是梦!》 /s/blog_b09a7e540102v54z.html ,《三战鹭岛,海峡夺冠》 /s/blog_b09a7e540101kqp9.html ,等都是非常经典马拉松战记,对我比赛及马经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要提高马拉松成绩,减肥很重要。 跑马拉松的理想BMI据说是18.5,就是健康体型的体重下限。因此,想要马拉松跑得快,一定得瘦,至少得是标准身材,不能超重。为什么呢?第一,大体重更容易受伤,从而无法进行持续有效的训练;第二,体重每减轻1kg,马拉松成绩会提高3分钟左右。时间关系不找佐证了,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最后要说的是,只要你喜欢跑步且方法得当,两年跑进310并不难,纯业余跑友中比我跑得好的人太多了,比如我认识的这位跑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零基础22个月全马破三)》 /s?__biz=MzA3OTk0MDczMw==&mid=2653266002&idx=3&sn=8ef388acf4d2c00b5169775b05155974 。我的效率不够高,速度一般,只好靠跑量弥补,但达到400km每月甚至更多的跑量太费时间和精力了。北马之后,跑步前两年的目标可以说顺利达到了,需要做的是给自己的跑马热降降温,降低一些跑量和出勤。目前,健康已经不成问题,因此有必要把更多时间回补到工作、家庭和学习当中去了。为此,计划北马之后调整跑步计划,把每周跑量控制在50~70km,即每月200~300km。跑步两年多,跑步已经融入生活,也已初见成效,不需要证明什么了,要做的事就是保持克制,不忘初心,继续健康快乐地跑下去。
附:跑步第三年的目标:
1、减少出勤和跑量:每周跑四休三(2/4/6/日),周跑量50~70,月跑200+;
2、进一步减少参赛:全马1~2场,半马2~3场,每月可以自测一次三五千或万米;
3、降低对PB的热情:忘了248吧,跑进300也没那么重要了,回归工作家庭和生活。
(为什么是248?我曾经效颦荒城,定了个要用4分以内配速跑完马拉松的长远目标,即全马2小时48分钟)
是为记。2016年9月26日于山东东营。
参考资料:
1、荒城,新浪博客
2、马拉松发烧友,新浪博客
3、周震,《两年!马拉松跑进310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不是梦!》
4、吕松,《重新打卡,2015年目标310》
5、百度贴吧的跑步吧、马拉松吧的精华区
6、伊恩·麦克尼尔,《爱上跑步的13周》
7、巴特·亚索,安比·伯富特等,《马拉松训练宝典》
8、杰克·丹尼尔斯,《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
9、霍尔·希格登,《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
10、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天生就会跑》
11、斯科特·尤雷克,《素食·修行·跑步》
后记:
当我在跑步中取得一连串“光辉”的战绩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不吝赞许,让我倍感温暖和自豪。但我隐约的感到,有两个人很重要的人其实是不高兴的,一个是老婆,一个是老板……
凡事过犹不及啊。因此,我想说,在你醉心于跑步取得的各项成就时,别忘了:
1、你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一个个奖牌,其实是一堆批量制造、大量发行的废铜烂铁;
2、你用比真金白银更宝贵百倍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一个个PB,不过是不入流的纯业余水平;
3、当你披星戴月不避寒暑地努力跑步的时候,当你废寝忘食地汲取跑步知识分享跑步经验的时候,想想这个此时此刻家人和工作是不是更需要你……
凡事都有机会成本。跑步绝对是个大坑,跳下去需要勇气,爬上来需要智慧。
因此,我想对我自己及和我一样的跑友说:如果你喜欢跑步,那么请一定继续跑下去,跑步有益身心毋庸置疑。但是,也一定别把跑步看得太重,它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健康生活的基础,但绝对不是目的。跑步譬如磨刀,磨的是身体之刀,精神之刀,刀磨好了别忘了干活,光磨刀不砍柴绝对是一种流氓行为。业余跑者跑步的意义和价值,应当在跑步之外,请不要舍本逐末,不要忘了你是为了什么开始跑步的。人生苦短,光阴似箭,比跑步重要的事还有很多,且跑且珍惜。
参考资料:
1、《人生不止马拉松,何必一场又一场》
2、《给跑者的一封家书:我看你还是出轨算了》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时间合格内容如下:马拉松全程普通标配时间是6个小时,一般跑下来在6到7个小时之间,也有一些不限时间的马拉松比赛,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根据历史记录来看完赛时间从2小时到8小时不等,北上广一些马拉松赛事关门时间在6小时15分钟,也就是说至少要8分53秒每公里才满足要求。
扩展资料:
原本马拉松比赛没有设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但国际田联(IAAF)为了刺激公路比赛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设立马拉松、竞走等公路比赛的世界纪录。
选手的身体情况需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方能参加比赛。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运动员不能随便喝水。
42.195公里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次对体能极限的挑战。在比赛中,运动员虽然也会从路边的小桌子或者是路边站立的人手中接过来一些水。而这饮用水却不是谁都可以随便递的。
在马拉松赛中,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提供水和其他饮料,而在比赛路线上,每隔2.5公里有一个饮料站。水和饮料放在运动员经过时容易拿到的地方,运动员也可自备饮用水,并且可以在他们要求的地方设置饮料站。
饮用水和湿海绵提供站设置在两个饮料站之间。在那里,长跑运动员和竞走运动员经过时可以取到饮用水,还可以从海绵中挤水冲洗头部,起到冷却作用。除此之外,运动员不能从比赛线路上其他地方获得饮料。
可以说,“水”是马拉松比赛中规定最为严格的部分。除此之外,运动员只要在裁判的监督下沿正确的路线比赛即可,如有特殊原因,还可在裁判员的监督下离开赛跑路线,但如果不在监督下离开就会失掉比赛资格。
好了,今天关于“2013年北京马拉松赛”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13年北京马拉松赛”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