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研究文献_体育赛事研究文献综述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体育赛事研究文献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论文: 体育的....影响(内详)

2.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3.议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开发研究论文

4.怎样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

5.体育赞助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分析

6.核心论文观点选登关键词:反垄断

体育赛事研究文献_体育赛事研究文献综述

论文: 体育的....影响(内详)

       体育对环保的影响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从以上两个议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社会,都对社会团体和组织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奥委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体育组织,在成功引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向前发展的同时,凭借着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利用奥运会这个广阔的平台,积极地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让全世界人民眼前一亮,“绿色奥运”理念为人所知,世人感叹“绿色奥运”所带来的环境保护成果。中国北京成功申办08年夏季奥运会,为此北京奥申委及后来的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郑重承诺将举办一届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奥运会。但由于北京还是一个发展中城市,还处于粗放型经济模式,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加上我国环境法制尚不健全,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绿色奥运”对于北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奥林匹克与绿色奥运的发展

       众所周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以体育竞赛为核心的大型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推广下已经走完了百年历程,在始终奉行着“和平、友好、团结”的宗旨,倡导“世界大家庭、体育无国界”理念的同时,通过举办奥运会及其它方式的体育活动,向世界宣扬自己的思想,积极参加国际社会的活动。当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的时候,奥林匹克运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男爵发起创办于1894年,这一时期正是工业革命以后,虽说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人类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国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也制定一系列单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但各国并没有形成像现在的整体环境观念、环境科学和全球性的环境资源危机,各种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活动也缺乏紧密联系和组织协调,而顾拜旦男爵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也只是想以此促进人们友好共处和世界和平, 环保意识是在六十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时候。

       2、进入七、八十年代,在环境法中称为“斯德哥尔摩时期”,此时,奥林匹克运动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了体育运动开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974年,国际奥委会就提出了环保方面的要求,但未形成完整的环保政策,奥运城市环保工作的开展便视其对环保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因为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基本上就没离开过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除去1968年的墨西哥城和2008年的北京),这些国家有意识也有能力在环保方面做些工作,虽说力度有限,但在当时已经难能可贵,他们在为后来的承办者作出表率的同时,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例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提出了“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的口号,要求各国奥委会在各自国家的奥林匹克公园种植灌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每个参加者都得到了一株加拿大的枫树苗,带回自己国家种植。1980年普来西德湖冬奥会组委会用临时建筑来减少对环境的改变,对永久性的设置则以长期使用的观点设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对比赛的影响,市政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马拉松比赛安排在清晨污染较轻的时候;使用一些电动汽车作为比赛服务用车;为防止运动员缺氧,载着制氧设备的车边开边往路上吹;等等。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防止大气污染,减少染煤使用量;为改善水质,对汉江进行了长达8年的治理。

       3、九十年代,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时期”,是区域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资源问题大爆发的阶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五个体现可持续发展新思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这次大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同样十分巨大,会议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1994年在巴黎召开的百年奥运大会上,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就是体育与环境,为此国际奥委会成立了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于1996年对《奥林匹克宪章》进行了修订,在第二则(国际奥委会作用)中加入了以下声明:“国际奥委会确保奥运会是在善待环境的情况下举办,并且鼓励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关注环境;国际奥委会将在各项赛事和活动中体现这种关注,并且教育奥林匹克领域的每个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从此,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之一,同时也为奥运环保工作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在奥运环保条款写进《奥林匹克宪章》之后,1999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指导下,国际奥委会制定并通过了《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它对全球体育界积极参加与捍卫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作出了重要规划,让不同层次的体育团体在从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时以资参考。国际奥委会还在通过此议程的里约会议上发表了意义深远的“里约宣言”,要求把实施《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奥林匹克运动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的基础。从此,“环境”继“体育”和“文化”之后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之一,这也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在这一时期举办的无论是夏奥会还是冬奥会,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尤以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最为突出。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办的冬奥会被称赞为奥运会历史上“最环保的一届盛会”,时任组委会环境负责官员奥斯蒙德·尤兰说:“我们努力想使本届冬奥会取得第三种成功:奥林匹克宪章里早就体育和文化,而现在我们想把环境加进去”。 可见,在99年国际奥委会把环境确立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之一以前,挪威人已经走在了前面。

       4、21世纪可以被称作“绿色世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倡导以“绿色”为出发点,并以“绿色”为归宿。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提出“绿色奥运”理念,澳大利亚有关方面针对奥运会的筹办者和签约商,在整个奥运建设期间共出台了大约100个环境保护和土地维护方面的法令,为“绿色奥运”的实施提供了法制保障,他们的环保工作受到国际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本次奥运会也被称为奥运史上第一届绿色奥运会。04年雅典奥运会虽说有些地方不尽人意,但在交通和绿化方面所做工作得到了肯定。距离08奥运还有两年的时间,全世界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北京。

       二、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北京奥申委、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举办一届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奥运会,所谓“绿色奥运”就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看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1、北京奥组委选择在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面启动了“绿色奥运”行动。首先针对自身行为制定了《北京奥组委“绿色办公”指南》,从绿色管理、绿色行为、绿色行动三个方面对北京奥组委的办公、日常活动等作出了环保要求,包括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办公器材选用、报纸回收、无纸化办公、员工的环保行为等。为了加强和规范奥运工程的施工管理,先后制定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奥运改、扩建工程环保指南》及《奥运临建工程环保指南》,并以附则的形式加在了与承包商签订的承包合同当中。同样在与签约饭店的合同当中加入了《北京奥运会饭店服务环保指南》,提出了在综合管理、节约资源、防治污染、室内污染、室内及餐饮服务以及认定验收等环保方面的基本要求。北京奥申委根据国家标准化组织推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确立2008年奥运会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于2005年9月29日正式通过了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它涵盖了北京奥组委绿色办公、赛事路线规划、场馆规划、合作伙伴选择、签约饭店选择、宣传报道及环境管理等七个方面的环境管理工作。

       2、北京市政府为配合北京奥组委工作早就开始环境整治行动。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开展大规模的环境污染防治行为,实施了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与对策》(1998—2002)的制定和实施,为后来的环保工作做了最后的铺垫,该计划包括引进天然气代替燃煤、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控制扬尘污染等打气污染防治对策,加强饮用水监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等水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控制工业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策。出台了包括“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试行)”、“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机排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8项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标准。申奥成功后,北京市公布了《奥运行动计划》,其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计划》为实现“绿色奥运”承诺制定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2004年,北京市开始对新上牌照的重型汽油车和摩托车实行第二阶段排放标准,制定并实施了地方车用燃油油质标准,修订了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对工地扬尘污染、运输车辆遗洒、露天焚烧废弃物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对冶金、建材、电力行业等重点排污大户开展专项检查,颁布实施了《建材、冶金行业及其它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制定了《2008年奥运绿色汽车计划》,目的是所有汽车达到欧III排放标准出租车达到最高排放指标,公交大客90%要用排放指标更低的CNG清洁燃料,在奥运场馆使用零排放电动车。为改善北京市的声环境,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发布并实施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施工秩序减少施工噪声扰民的通知》、《关于我市两侧新建建筑采用隔声窗的通知》、《关于防止机动车防盗报警器噪声扰民的通知》等规定。等等。

       3、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还积极与环保人士、环保组织保持联系。申奥期间,北京奥申委邀请2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同北京市政府一起制定了《奥运行动计划》。申奥成功后,奥组委继续聘任著名环保人士为环境顾问,参与奥组委规范性文件和工作计划的编制,为筹办绿色奥运出谋划策。同时,奥组委与在京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组织开展网络答题活动,为广大关注“绿色奥运”的公众提供一次参与绿色奥运了解绿色奥运的机会;奥组委还积极参与支持学生环保社团活动和环保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此外,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应用高科技产品和绿色产品。

       三、“绿色奥运”的法律的保障

       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奥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奥组委细致的组织工作、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及法律的保障,任何行动都要在法制的框架下完成,所以建立健全法制至关重要。

       1、北京奥申委在申奥时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严格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法律文件和行动指南,建议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把“绿色奥运”标准作为申奥的评估标准;为确保奥运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设立“绿色奥运基金”;因为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而奥运会举办地多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和08年北京奥运会),应该考虑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可以帮助举办国加快环境保护建设。

       2、奥运会作为一项大型体育赛事,一切工作都围绕体育这个中心展开,那么首先要遵守的就是举办国的体育基本法。我国的体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该法是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从该法颁布实施至今的十余年间,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十几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体育产业逐年壮大,已经在我国第三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行体育基本法内容明显滞后,已跟不上实际发展需要,尤其是北京获得08奥运举办权后,对与之相适应的基本法的需求更加迫切,所以有必要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增补绿色体育、科技体育、人文体育指导方针,为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法保障;明确现代体育的环保功能与任务,对体育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的要求。

       3、由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的尝试,体育领域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日显严重,包括体育项目本身对环境的影响日趋显著。(1)体育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在摩托车、汽车、摩托艇、飞机等机械的竞赛活动中,由机械排放的尾气会给周边环境造成空气污染;有些比赛观众集中且人员众多,致使比赛场馆空气质量下降;(2)对水环境的影响:游泳、划船、划水、摩托艇、帆船帆板等水上项目的开展,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水环境,有的会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3)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飞机、摩托车、摩托艇等机械马达的轰鸣声和观众观看比赛时的呐喊声及高音喇叭声。瑞士就因为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而拒绝本项赛事入境。(4)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人工滑雪场、人工游泳池(馆)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登山活动的频繁,使雪山的雪线上升,过多的潜水活动,会对水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体育领域也应建立战略环评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由于奥运会不可能经常光顾,但环境保护工作还要继续下去,“绿色奥运”能够使北京的城市环保计划提前三年完成,足见它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按照“绿色奥运”模式构建一个环境管理模式,那就是以人文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绿色为宗旨、以政府为依托、以法律为保障的“绿色体育”运行模式,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旅游局合作推出的“绿色旅游”方式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毕业论文的基本构成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由文头、论文题名、论文副题名、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中文提要、外文提要、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附录(附图)、参考文献组成。 ◆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含义●文头:由“中国人民大学自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字样组成。●论文题名:论文的正标题。●论文副题名:本项目为任选项目,指论文的副标题,即对论文题名的解释或补充说明。●作者:论文责任者的姓名。●学院和专业:论文作者所在学院和专业的全称。●准考证号:论文作者的准考证号。●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亲笔签名。●论文成绩:由学院毕业论文评审小组或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最终确认的毕业论文成绩。●日期:论文答辩或验收的年月日。●目录:包含以下的全部内容,一般分为三级。统一用word自带的生成目录功能,做到页码准确且格式整齐。●中文提要:对论文内容要点的中文概括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应控制在200—400字之间。●关键词:从论文题名、正文或内容摘要中提取的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中文词语。关键词不超过10个,按中文音序排列。●正文:论文的主体部分,字数控制在5000—10000字。●作者签名:论文作者亲笔签署的姓名和论文完成日期。●注释:对论文所创设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取脚注的形式。●附录(附图):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表格、图形、图像或其他形式的,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毕业论文打印的用纸要求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国际标准A4型(297mm ╳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印制。◆毕业论文的排版要求页面设置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上(T):2.5 cm下(B):2.5 cm左(L):2 cm右(R):2 cm装订线(T):0.5 cm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字迹必须清楚整齐,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一切不规范的简化字。 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段落设置 在“格式”选项中的“段落”设置窗口中,取消“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W)”选项,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页眉、页脚设置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页眉使用学校标志:高度为0.98 cm,宽度为4.13 cm,居中放置。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页脚需要设置页码,页码采用10.5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为:第1页。◆毕业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由文头、论文题名、论文副题名、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作为论文的首页打印,需设置页眉,但不编排页码。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中文提要、外文提要分别作为封一、封二打印,自中文提要开始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需要连续打印,需要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附录、附图须在作者签名之后分别使用单独一页依次打印,需要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首页●文头:“中国人民大学自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字样使用28号黑体字,加粗,在论文编码下一行,居中放置。●论文题名:居中,隔一行(28号黑体字),排印在论文文头下,使用28号黑体字,加粗。●论文副题名:居中排印在论文题名下,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副题名前加特殊符号中“长划线”。●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隔六行(20号黑体字),依次排印在论文副题名下(如无副题名需隔七行),各占一行,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距左端空5格;项目名称需要两端对齐,内容下需要加下划线,并将内容置于下划线中部。●目录:包含以下的全部内容,一般分为三级。统一用word自带的生成目录功能,做到页码准确且格式整齐。●中文提要:项目名称置顶,居中放置,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12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部分●关键词:项目名称使用14号黑体字,加粗,置顶,顶格放置;内容使用12号宋体字,段首空两格,词间空三格。●正文:正文按照自然段依次排列,每段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一般使用12号宋体字;重点文句使用12号宋体字,加粗。★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放置序数,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放置序数,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序号一般按照层次使用“一”“二”“三”……, “(一)”“(二)”“(三)”……表示。文中各级序号不得混用,以避免眉目不清、层次难分。★文中的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字体大小根据文字美观需要设置,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居右放置,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注:”,“注:”后书写说明。较长公式的转行处应选在等号或加、减、乘、除符号处,应在行首出现这些符号。★文中的表格应统一编排序号并赋予表名。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数字使用同一计量单位时,可将该单位从表中提出并置于圆括号内。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文中的附图应统一编排序号并赋予图名;除特殊情况,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文中一般不应有勾划涂抹。●作者签名:紧接在正文下空两行(28号黑体字),由作者亲笔签署,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顶格放置。●注释:注释采用脚注的形式,注释编号选用带圈的阿拉伯码,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引用著作时,注文的样式为: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例如: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30引用报纸杂志文章时,注文的样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报刊杂志名、年份及期数、页码。例如:冯惠玲.《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学通讯,1998(1).6-8引用互联网站上的文章时,著文的样式为:作者、文章题名、网址、访问时间。例如:夏敬华.《企业流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http://www.amteam.org/docs/bpwebsite.asp.2003年8月9日访问附录、参考文献部分●附录(附图):项目名称置顶,居中放置,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附录项目名称使用14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12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置顶,居中放置,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项目内容使用12号宋体字,居左,空两格放置。具体结构格式与标注方法同注释中交代引文出处的注文格式

议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开发研究论文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仿真模拟法、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

       1、实验法:通过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来获取相关变量的数据,通过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其优点在于操作可控、结论可靠、结果重现性高,并且能够消除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但是在实践中,其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适性,需要有较好的指导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

       2、调查法:指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相关变量的分析解释,了解受访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态度、行为等情况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相对于实验法来说,其特点是对受试者的干预相对较少,更能够反应受试者的真实想法和行为状况。

       3、观察法:直接观察相关运动或行为,记录相关数据以及在行为中可能发挥作用的因素。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收集大量的真实数据,并且不需要干预对象的行为或状态,可以获取相对真实的结果。观察法的缺点在于人为观察往往带有主观性和误差,受观察者的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4、仿真模拟法: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方法来模拟运动环境和场景,实现对相关变量的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仿真模拟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预测的结果可能受到模型的设定、参数设定、参数演化和验证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5、统计分析法:指通过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发现数据之间的内部关系,推断数据所代表的总体特征,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模型预测、分类和判断等操作,以支持决策和行为。

       6、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收集并通过系统性地阅读、分析、综合评价、归纳总结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研究目标,来获取相关数据和研究结果,以获得对研究主题或领域深入理解和知识的扩充,为体育科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体育科学研究概述

       体育科学研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究和解决人类运动、体育训练及竞技表现等方面的学科。体育科学研究主要涉及生理、心理、运动控制、运动训练、运动营养、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多种实验设计和技术手段,加深人们对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动技能和表现。

       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反应,如心血管、呼吸、肌肉静态和动态等生理特点。

       2、运动心理学: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瓶颈的突破等问题。

       3、运动控制学:研究运动技能的形成、调节、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4、运动训练学:研究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流程,探寻运动训练对身体方面、心理方面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5、运动营养学:研究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和适宜饮食。

       6、运动医学:研究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体育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7、运动管理学:研究运动领域的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体育法律等问题。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兼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不断优化研究设计,从而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靠度和准确性,还需要加强学科研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掘体育领域的潜在问题和应用前景,推动体育科学研究不断前进。

怎样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

        议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开发研究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议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开发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

        高中学校、场地器材、与开发

        论文摘要

        高中学校体育场馆与器材影响与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访问法,对高中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管理与开发进行研究,以期为高中体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也为高中学校场馆器材的管理与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1、前言

        体育场地器材高中学校的硬件设施,是体育教师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有力武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资源积极开发场地器材资源,更好的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工作服务,是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响水县第二中学的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开发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场地器材管理

        学校场地器材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校容校貌,影响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学校其他物资的管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把握管理原则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3.1.1、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的原则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原则,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也有自己的原则。

        3.1.1.1、性原则

        学校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也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各种设施的设立都要考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教育性原则应贯彻在管理工作的始终。

        3.1.1.2、科学性原则

        学校的场地器材从耗资巨大的场馆到低值易耗得物品有几百种之多,如不能建立科学的管理程序,必将给体育教学和开展学生体育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中一定要体现科学性原则。

        3.1.、1.3、勤俭节约原则

        勤俭节约是中华的优良传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虽然随着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逐年提高,但作为学校教育来讲,尤其是高中学校依然存在着经济上过度紧张的问题,勤俭节约是场地器材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

        3.1.2、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的措施

        学校场地器材从固定资产到低值易耗物品,种类繁多,需要按照类别,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做到有序化和规律化,场地器材必须定期检查,护理,维修,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轻则损坏器材影响体育教学重则发生意外事故,危及学生生命,学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做到有长效管理机制,有专门管理人才。

        3.1.2.1、建立领导

        建立学校主管校长,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专门人员三级管理机制,学校场地器材的管理工作应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由主管校长分工主管,对有关体育场地器材的重要问题应提交校党委讨论决定,体育部门负责人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场地器材的全面工作,场地器材管理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的场地器材使用和管理工作。

        3.1.2.2、引进场地器材管理专门人才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场地器材管理人员且年龄偏大,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弊端,引进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专门人才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管理的效率。

        3.1.2.3、实行场地器材开放的有偿服务

        学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等基本功能外,实行有偿开放可以达到以下功效:首先,可以提高公众的体育消费意识;其次,可以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第三,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第四,补充学校体育经费,学校体育场馆收费制度的`实施,可有效地增加体育场馆与器材的维护,保养,更新的费用。第五,有利于学校体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3.2、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

        学校的场地器材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利用一切资源,通过多渠道增加场地器材显得尤为重要.

        3.2.1、场地器材开发的规律和原则

        学校场地器材的开发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3.2.1.1、场地器材配备的规范化原则

        部组织专家学者在调研与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各类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目录依据城市,,在校生数量等不同要素,对不同类型的学校提出了相应的体育场地。器材的必需配备要求,以保证学生进行基本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依据地域不同以及办学特色不同的差异,提出了两类选配类器材设施配备要求,一类选配是根据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确定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另一类主要根据学校体育改革中不断拓展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学校的传统,特色确定的。这一举措的实施为体育场地器材的规范化配备奠定了政策基础。

        3.2.1.2、体育场馆的多功能,场地,空间优化组合原则

        体育基础设施与运动场馆的建设与开发应趋于多功能和优化组合,既与规范的体育场馆接轨,又考虑体育教学的实用功能.做到场馆的多功能,场地,空间的优化组合,更好的为学校体育工作服务。

        3.2.1.3、因地制宜原则

        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因地制宜。例如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开发体育场地,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设开发体育器材,切忌跟大流,人云亦云。一味的比照其他学校。

        3.2.1.4、安全性原则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无小事。各场地的开发都应按照其标准手册进行,如《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等.体育器材的设计于安装都应考虑安全因素。

        3.2.2、体育场地器材开发的措施与途径

        学校应该广开门路,大力开发学校场地器材。

        首先,利用上级主管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器材的购买,以解决场地器材的紧缺问题。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制体育器材。

        第三,通过举办赛事等争取赞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引进资金。

        第四,利用废旧器材,开发新教材。增强器材的利用率?

        4、结论与建议、

        与许多高中学校一样场地器材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观念陈旧,思想上不够重视,科学管理水平不高等。在场地器材的开发上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原则与规律。有关部门应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对场地器材进行开发,以解决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使其更好的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开军.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J].安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王港,周彩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校体育,2006年第1期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热门毕业论文

;

体育赞助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分析

        目前,在比较体育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国内外比较体育研究者的重视。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认识不仅表明了比较体育这门年轻学科需要构建一套相对较具特色的方法论体系,而且对比较体育学科地位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比较体育研究基本上是来源于比较教育的,所以比较体育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借鉴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但是比较体育毕竟不同于一般性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也不是比较研究方法或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在体育领域中的简单应用,而是要根据体育领域的特殊性,有效地开展研究,从而客观地揭示出体育领域中存在的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规律。

        初始阶段:对比较教育学的借鉴 从17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期,是比较体育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一批欧洲学者开始注意比较体育的研究,如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他提倡自然主义教育,他在1658年完成的《世界图解》一书中,收集了丰富的游戏和其他多种身体运动资料,如赛跑、球戏、游泳、剑术等,介绍了这些运动的方法并加以提倡。夸美纽斯被后人称为“学校体育之父”,他在考察了德国、英国、瑞典、荷兰和匈牙利等国家后所编写的《组织良好的学校条例》和《青年行为守则》,就是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写成的。?

        由于比较体育理论研究尤其是方法论研究方面的滞后及其与相关学科——比较教育的血缘关系,比较体育的初始发展阶段是与比较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阶段,对体育进行比较研究的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法国教育家朱利安,以及德国教育家古茨穆茨,采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以描述性方法为主。 从早期较著名的比较体育学者的研究文献中便可窥见一斑,如美国的范弟安和尼克松所著的《今日世界的健康》《体育和娱乐》,美国学者约翰逊的《世界学校体育》专题报道丛书,范达伦和贝内特的《世界体育史》以及贝内特,豪厄尔和西姆利的《比较体育和运动》等。

        ?纵观早期比较体育研究,之所以较长期地主要采用历史描述、实证的方法,一方面,其方法论基础受著名比较教育家豪厄尔的无价值论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早期比较体育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大多数研究是纵向的比较体育研究)使之在选择研究方法上也相应单一。 描述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它的目的性和在研究中开始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其与古典教育研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比较教育和体育研究的目的性。比较教育和体育研究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国家的教育和体育发展状况进行访问、调查,最终形成描述性的研究报告。 描述性比较研究使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访问法、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

核心论文观点选登关键词:反垄断

        体育赞助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分析

        合理使用体育赞助营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那么,体育赞助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有什么作用呢?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赞助如何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阐释了与体育赞助相关的品牌理论,说明了体育赞助相对于其它营销手段的优势,全面深入分析了体育赞助在企业品牌创建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体育赞助企业品牌价值企业营销

        1、前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品牌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家们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得越来越深刻,都在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营销方法,致力于树立企业品牌的正面形象,提高企业品牌在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品牌建设具有独特优势的体育赞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体育赞助金额也连年上升,企业对体育赞助越来越重视的重要原因是它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其它营销手段无法比拟的。体育赞助能够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还能够树立和美化企业品牌正面形象,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2、品牌基本理论阐释

        2.1、品牌的内涵和特征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品牌定义为:品牌可以认为是一种名称、符号、标记、设计或术语,或是它们之间并不一定是全部的综合体,企业建立品牌的目的是借以辨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以便产品或服务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这一品牌定义已经在营销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应该认识到,这一定义主要从企业角度而言。实际上,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存在品牌问题。例如?北京大学?,比如?协和医院?,每当人们提到北大品牌时,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北大的人文精神,提到?协和?这一品牌,人们会自觉地联想到高超的医疗技术。也就是说,品牌不仅在企业领域存在,它同样存在于各级组织和各类非营利机构。因此,可以把品牌定义为:一种名称、符号、标记、设计或术语,或是它们之间两个或多个的综合运用,其目的是使某个组织区别于其它组织,凸显其特殊价值。品牌的特征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第一,品牌建设和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品牌可以使产品营造出一种精神层面的气氛,给人一种抽象的无形的感觉与某种关联,它的精髓在于使普通的产品具有了一种人性的气质和感受,从而是该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被受众接纳和认可。而这种接纳和认可的过程与具有实物特征的产品相比一定是相对漫长的。第二,相对于其它的市场营销活动,品牌具有一定的滞后特征。可能像广告那样的市场营销活动可能营销效果很快就会体现出来,企业产品销售额增加,但就品牌而言,只是帮助品牌资产提升和积累。

        2.2、品牌资产

        品牌资产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从广告界开始逐渐流传开来。品牌资产被认为是产品和服务取得持久的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基础条件,随着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变,企业逐渐认识到了品牌的巨大价值,并将品牌资产纳入到企业无形资产范畴进行管理、研究,并高度重视对其潜在价值加以大力挖掘和应用,进而在学术界引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品牌资产相关研究成为营销领域研究热点。品牌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否,品牌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和战略财富。品牌资产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1)品牌资产是无形资产;(2)品牌资产由品牌而来,品牌资产是组织拥有的重要资产;(3)品牌的价值是通过品牌消费者的影响产生。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是品牌资产的源泉。在低参与度的购买行为中,决定目标受众是否购买品牌产品的是品牌知名度和受众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品牌形象是目标受众对品牌产生的总体印象,它建立在品牌联想的基础上。在高参与度的购买行为中,由于亲近、热烈、独具魅力的品牌联想,使目标受众对品牌产生了差异化的反应。

        3、体育赞助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分析

        3.1、体育赞助的实质

        体育赞助建立在赞助方、体育项目和各类观众三者基础之上,将运动项目形象与品牌形象形成某种有机联系。体育赞助帮助人们对品牌形成关注和某种认知,从而产生兴趣,最终产生购买品牌产品的意愿。运动项目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于品牌之中,体育赞助对品牌转移效果不同,一般来说,运动项目与企业的相似性越高,赞助效果越好。另外,赞助级别等因素也会对赞助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2、体育赞助的品牌营销优势

        第一,传统媒体对品牌传播效果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传统广告价格涨幅加大,新媒体的出现又分流了传统受众,电视观众、平面媒体读者的数量不断减少,广告效应降低。于传统广告比较,体育赞助使得人们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在倡导?关系营销?的当今时代,体育赞助凸显出与现场观众双向沟通方面的价值,体育赞助方如果能营造出与现场观众身份、兴趣一致的`氛围,将使得现场观众全身心投入,获得自由的交流效果,赞助行为对提高消费者对其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第二,现代体育不断发展,其良好形象使体育赞助成为更为有效的品牌传播方式。体育和体育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并提高了消费者对体育赞助产品的品牌忠诚度;体育赞助以其特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公益性和体验性成为消费者和企业都热衷的品牌传播方式。具体原因如下:(1)体育触发了人们的某种情感,赞助商通过研究分析有效地将产品品牌与体育项目的动感、热烈、激动、力度和情感连接起来。(2)体育渗透了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要素,能跨越国界、传统、文化、种族、宗教等障碍,体育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共同的交流语言,正是体育文化独特的公平公正、无私平等和跨越时空界限的沟通功能,让体育赞助成为企业传播品牌的最佳选择。(3)体育赛事往往兼具媒体功能,由于赛事群体规格等级、普及程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同,其传播沟通效果及投资回报价值就显著不同,有体育赞助意愿的企业可筛选出于自身规模水平相当的体育赞助产品来创建品牌。(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营销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企业比过去更加注重自身的社会公益形象,这就要求企业创建品牌的过程中,必须向社会大众展示其愿意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体育赞助毫无疑问迎合了这一趋势。

        3.3、体育赞助在品牌创建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

        第一,增加品牌亲和力。体育带给人们的是激烈、紧张、刺激、兴奋等情绪体验,这些体验之后留给人们的是拼搏向上、勇敢顽强、健康快乐、公平公正等人类情感,而这些恰恰是构成品牌形象的内涵要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自然恰当地站在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边缘,既不哗众取宠,又不露痕迹地借用了社会大众视线的余光,使赞助商的公众形象和品牌在社会范围内广为流传和认可,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第二,进行品牌宣传推广,展现企业品牌正面形象。在体育赞助运作过程中,赞助商和赞助资源拥有者之间涉及到的是品牌形象的转移,而一般不涉及物品所有权转移。例如,赞助球队或体育赛事,赞助商获得的权益是可以利用球队和赛事进行品牌推广和传播营销。因为被赞助者大多数是进行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机构、运动员个体和特定赛事,其声望和形象会和它们周围所有人产生联系,也就是说,赞助者凭借被赞助方的声望或形象。在赞助营销的实践中,被赞助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中介体,被赞助活动本身的影响力,是影响赞助企业品牌资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进行品牌宣传推介,使精心设计的赞助品牌的目标受众切身体验到这个赞助品牌与自身身份地位、生活习惯、人生观等有相似之处,并不自觉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另一方面,转移大多数品牌形象,如建立优良的企业形象、树立员工积极向上的信念,增强品牌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等。第三,企业品牌资产可以通过体育赞助得到有效提升。体育赞助的优势是能够让品牌产品脱离其有形的特征,借助人们的想象凝练品牌个性,传递品牌内涵,以建立品牌和目标受众的紧密联系。

        4、结论

        合理使用体育赞助营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企业在体育赞助的决策过程中,必须对自身品牌有明确把握,对品牌价值观、实质、核心和延伸识别有清晰的认识,对赞助对象进行全方位尤其是文化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识别出品牌与赞助对象内在联系,并针对这些内在联系明确体育赞助具体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赞助的有效性,达到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目的。赞助对象和品牌之间关联度低不但起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的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长期有效的体育赞助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6.

        [2]刘玉崟.体育赞助中品牌熟识度和赞助形态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J].经济科学,2014,(4).

        [3]何润侨.体育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6).

;

       本期的关键词是 反垄断

        反垄断是禁止垄断和贸易限制的行为。是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所采取的一种干预手段。

        在19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反垄断就成为了各国规制的对象,各国均采取严厉的立法来进行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中国自加入WTO以后也积极担负反垄断的责任。近日推出的互联网反垄断政策就是中国政府防止资本垄断互联网行业的有效举措。

        本期分别从法律、行政、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体育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反垄断”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

       1.经济方向

        消费者隐私管理与垄断平台个人化定价福利效应

        摘 要

        消费者隐私管理对算法个人化定价的福利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消费者具有隐私管理能力且隐私管理成本适度的情况下,个人化定价会实现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提高。

        因此,对垄断平台个人化定价不应一刀切地加以禁止,而应采用合理推定原则进行个案分析。政府需谨慎直接介入平台个人化定价,赋能消费者的隐私管理能力是最佳的反垄断政策。

        同时,应通过立法强化消费者隐私权保护,赋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并鼓励增强消费者隐私管理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1]唐要家.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J].消费者隐私管理与垄断平台个人化定价福利效应,产经评论. 2021,12(04):5-21

       2.新闻传播学方向

        基于反垄断规制视角的互联网闭合生态发展与路径研究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迭代发展和平台垄断广度和深度上的持续演进,互联网生态逐渐从开放转向闭合,并最终形塑为当下互联网的一种生产方式和文化形态。

        闭合生态与互联网"双轮垄断"的这种耦合共轭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双重挑战。

        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反垄断规制的理论建构需求,通过对闭合概念、互联网"双轮垄断"与闭合生态的耦合轨迹、动力的分析和研究,展现了互联网底层闭合形态和应用闭环形态的当下面貌及其逻辑体系,并揭示了该生态轻微化、协同化和竞合化的发展路径。

        [2]许俊义.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J].基于反垄断规制视角的互联网闭合生态发展与路径研究,编辑之友. 2021,(10):56-62

       3.法律方向

        平台反垄断的法律标准

        ——美国“运通案”的反思与互联网市场界定

        摘 要

        美国"运通案"是近年来美国和全球作出的关于平台反垄断的最重要案件之一。对美国"运通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案件的争议集中在合理规则的适用、双边市场的界定以及反转向规则的竞争效应。美国"运通案"给我们带来若干启示:首先,应注重反垄断中的举证责任与诉讼程序设置,以提高反垄断执法的准确性,降低认知错误成本。

        其次,平台反垄断应引入双边市场理论,将双边市场视为同一市场对待,但应降低原告证明存在平台垄断或危害竞争的责任,要求平台承担更高的反证与说明责任。

        再次,对于双边市场理论在互联网市场中的界定,应当结合具体商业场景进行分析。最后,平台与互联网企业不仅具有市场主体的性质,而且具有组织市场与重构市场的性质,而传统反垄断法则假设了企业的市场主体身份与市场本身的完善性。简单套用传统反垄断法进行执法,可能会产生平台的反垄断悖论。

        [3]丁晓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J].平台反垄断的法律标准——美国“运通案”的反思与互联网市场界定.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1,39(04):77-92

       4.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企业竞争理论与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

        摘 要

        马克思的企业竞争理论是我们理解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对企业竞争策略的考察和市场竞争趋势的判断揭示了企业竞争的一般规律,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也凸显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企业竞争理论发展的必要性。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品创新竞争和注意力时间竞争成为企业间争夺剩余价值最重要的两种方式,而"多重竞争结构"的出现也改变了市场从竞争趋于垄断的发生机制。

        为了解决当下面临的一些关键性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必须立足于市场竞争结构的新变化,为企业竞争与市场运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4]刘皓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马克思企业竞争理论与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10):83-92

       5.管理学

        数字平台垄断趋势的博弈分析及应对

        摘 要

        针对大型数字平台的反垄断已成为当下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模拟数字平台垄断形成的特征,揭示出数字平台自我发展有走向垄断、实现资本无序扩张的趋势;同时,与传统工业时代的垄断相比,数字经济时代的垄断的危害除了损害消费者福利外,还包括抑制创新、侵犯个人隐私甚至威胁国家政治安全,因此数字平台领域反垄断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数字平台反垄断的重点并不在于遏制平台发展,而在于引导其回归推动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本原。数字经济时代的反垄断需要兼顾多元价值目标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综合协调各部门从多维度对数字平台的运营进行规范,同时对反垄断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并构建数据产权制度,实现对数字平台的反垄断规制。

        [5]胡继晔、杜牧真.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J].数字平台垄断趋势的博弈分析及应对,管理学刊. 2021,34(02):38-54

       6.出版方向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机构资源保存版权例外规则:困境与解决

        摘 要

        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遗产机构资源保存版权例外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出现了适用上的困境,有必要予以完善。

        许多国家已经明确地将文化遗产机构的保存行为纳入其版权例外的范畴,并应数字时代的要求而对受益主体和使用对象、使用的目的和方式、合同条款和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值得借鉴。

        为了使我国文化遗产机构的资源保存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应扩大目前著作权法中文化遗产保存例外各要件的范围,并完善文化遗产机构保存例外的其他相关制度。

        [6]王文敏.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J].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机构资源保存版权例外规则:困境与解决,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1,30(04):39-48

       7.行政学方向

        基于加强国有经济视阈的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改革研究

        摘 要

        企业的垄断行为一直为西方经济理论所诟病,但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反垄断监管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发现,政府监管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理论进行实践,而是依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主体展开"双重标准"。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资本与跨国公司占据我国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多,对我国反垄断监管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要保证中国企业守住阵地,实现"走出去"的政策目标,必须辩证地认识反垄断监管的"双重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率为反垄断监管的目标,通过相机抉择保证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的适度性与灵活性。

        [7]唐永军.吉林大学经济学院[J].基于加强国有经济视阈的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改革研究,当代经济研究. 2017,(07):90-96

       8.体育方向

        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垄断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垄断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体育赛事转播过程中主要存在使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集中销售与联合购买,使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主要原因为我国特殊国情、体育赛事转播的经济性、赛事媒体转播机制以及反垄断法律法规的缺失等;提出健全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反垄断法律法规,重构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收益分配制度,规范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相关市场行为等应对策略。

        [8]刘亚云.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J].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垄断问题及应对策略,体育学刊. 2021,28(02):54-59

       好了,关于“体育赛事研究文献”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体育赛事研究文献”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